首页 >文化 > 正文

全球滚动:万科看未来:市场的顶与底皆在

2023-03-31 14:39:52 来源:北京商报

3月31日上午,万科举行2022年度业绩推介会。每次公开亮相,万科和郁亮的一言一行,总能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一定的“化学效应”,从活下去、到管理红利时代、再到“黑铁时代”,这一次郁亮谈到了顶与底。他认为市场既没有“狂飙”,也没有“倒春寒”,市场仍处在一个温和复苏阶段。对于未来市场需求,郁亮给出了“上有天花板,下有保底线”的答案。

12万亿需求的保底线

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,成为每家房企业绩会上的必答题。对此,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,目前市场有两大观点:有人说是“狂飙”阶段,也有人说是“倒春寒”,似乎市场整体呈现出“狂飙”与“倒春寒”并存的态势。但在万科看来,当前市场仍处在一个温和恢复阶段。


(资料图)

郁亮称,对比1月来看,2月房地产市场表现出明显回升,尤其是一二线城市2月比1月环比上升46%,所以据此很多人认为市场在“狂飙”。

但也要关注市场“狂飙”背后的原因。去年12月与今年1月的部分需求,积累到2月得到集中释放;而且今年春节较早,对1月销售产生影响;另外,受当前政策环境比较友好,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相当多支持住房合理需求的政策,市场信心有所回升。“房价有所调整,对于自住需求而言性价比提高,成为一个合理的入市时间点。”郁亮说。

从今年1-2月整体来看,一、二线城市新房成交同比增长仅7.2%,增速谈不上“狂飙”。3月以来,成交水平仍超过了2022年的最高点,因此也没有“倒春寒”,市场还处在温和复苏阶段。

对于未来市场需求,郁亮给出了“上有天花板,下有保底线”的答案。在他看来,国内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达40平方米,再加上近几年大规模建设的住房也在陆续交付,存量和新增叠加下,新房市场无法再回到2021年的历史峰值,这是新房市场的天花板。不过,在外部环境不发生突发性变化的情况下,一段时间内市场仍能保持12亿平方米左右的需求,这是新房市场的保底线。

基于上述判断,郁亮直言,市场短期的上下波动都属于正常现象,作为企业来说,需要认清大势,行业已经再也回不到对住宅开发过于依赖的阶段,开发与经营服务并重是企业的必然选择。

经营服务赚的是小钱、长钱和辛苦钱

正如市场的顶与底,房地产开发业务是万科稳固基本盘的底,经营服务类业务成为万科向上拓展的顶。

会上,关于万科经营服务业务表现问题,郁亮回应称,在房地产行业新发展阶段下,经营性不动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在明显变强。之前经营性不动产的回报率是劣势,但现在这种差距在不断缩小,尤其是稳定回报优势变得更加明显。与此同时,融资渠道的开放将实现经营性不动产“投融建管退”的闭环。目前政策层面对经营服务类业务重视度越来越高,REITs、不动产私募股权基金、长期租赁住房贷款等都已逐步开放。

地产分析师严跃进表示,REITs等一些工具的运用,最主要是解决开发企业“退”的问题,尤其是重资产的“转身”。我国REITs虽起步较晚,但发展速度很快,这对于侧重经营服务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机会。

郁亮认为,万科的经营服务类业务优势在于方向对、起步早、布局全、协同多。“相关业务起步比较早,而且该交的学费基本已经交完了。而且布局赛道比较全,各个业态都有,并在各自领域做到了数一数二,各个业务之间可以协同,例如目前已经在共同参与综合性城市更新项目,共同服务大客户等。”

郁亮对经营服务业务的未来表达了信心,称从中长期看,万科经营服务业务处在增长轨道上,整体收入今年会保持两位数增长,对集团贡献更多的正向盈利。不过,郁亮也提到,经营服务业务赚的是小钱、长钱和辛苦钱,赚这个钱要更有耐心。

财报数据显示,2022年万科的经营服务业务保持了双位数增长,全口径收入达512.6亿元,同比增长23.1%。

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  2015-2022 西南影视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